返回
市场动态

宁海模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特点及优势解析

2010-10-283
 宁海模具制造,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几名宁海籍的上海退休技术人员回乡时带来了胶木模具生产的业务和技术,当植根于素有“五匠之乡”的宁海之后,心灵手巧的宁海人不断推陈出新,代代相传,把模具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了外向度高的龙头产业而独领风骚。

    针对模具市场的突变,宁海县委、县政府审视度势,作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把模具作为县里首个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举全县之力来抓。并于1998年成立了宁海县模具行业协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打出了一套套组合拳,使宁海模具产业重展雄风。

    宁海模具城总面积1000亩,于2000年底奠基建设,2002年8月模具加工企业开始入驻。截至2009年底,模具城已成功开发了两期工程,建成厂房30余万平方米,入城企业330余家。在模具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将服务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先后在城内挂牌成立了宁波市模具检测中心、宁波国际模具产业开发中心、宁海模具信息中心、宁海县模具产业培训服务中心、宁海县模具展示中心、宁海模具城热处理中心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无微不至的服务。

    实践证明,建设模具城为宁海模具产业摆脱困境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进“城”后企业一般都呈现出了两种现象,一是许多中小企业就像进了“孵坊”一样获得了快速成长,如“益群”、“再灵”、“联鑫”等企业,进“城”前的年产值都只有100万元左右,进“城”不到两年时间就做到了1000万元以上;二是促进了专业分工,从设计、生产、组装到热处理等,逐步形成了分工协作的“大生产链”,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明显,模具城的产业集聚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

    近年来,先后有200余家企业在模具城“孵化”成功后另外辟地建厂,成为宁海模具产业的支柱和生力军。2005年,宁海模具城被评为“省级塑料模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006年,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宁海)模具城”称号。

    宁海模具行业能够快速回复元气,与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模具制造必须依托高端机械设备和高科技人才的支撑,才能生产出高精密的产品,单凭企业自身的积累,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改造、缩短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有着很大的困难。几年来,宁海积极争取国家政策,一批模具企业被列入增值税先征后返范围,为企业积累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创造了条件。

    2002-2006年间,宁海模具企业享受国家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共计返税5600余万元。11家骨干企业在返税政策的激励下,四年内共计投资3.4亿元用于技术设备改造升级;全县的数控机床从6台增加到3000余台;2006年,引进北京工业大学设立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宁海产业基地,提升宁海模具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这一波技术改造升级,使宁海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2002年前,宁海企业制造一套1.5P的空调挂机模具,从设计到试样需要75天,完成技术改造后只需38天;一套洗衣机模具,原来需要工期85天,现在只需41天,缩短了一半;精加工由5-7μm提高到了3-5μm,超精密加工开始向纳米级(0.1μm)进军;产品合格率从60%提升到97%;模具的使用寿命从10-50万模次提高到100-200万模次。事实再次雄辩证明,高水平的技术改造是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标签: 宁海 模具 产业 集群化 发展特点 优势解析
  •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头条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