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改革开放30年,我们会想起很多这30年的变迁和发展,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从1978年开始,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而中国的企业,也借由这改革开放的30年,从市场中受益,也跟随市场一起成长。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机床总公司也是漫漫30年发展历程中的一员,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用户至上、信誉第一、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经营宗旨,与行业企业风雨同舟,携手发展。这30年间,机床总公司自身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革,面对当年的经济形势,公司又会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机床总公司党委书记于淑华。
成立之初的中国机床总公司与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局属于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主要从事机床行业的归口管理。到了1984年,为贯彻机械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精神,政企分开,机床总公司正式进行了工商登记,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资格,主要承包机械、汽车、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机械制造行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所需的成套技术和成套设备。在此阶段,公司不断壮大,在成套服务、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举办大型展会、代理招投标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共承接了200多个国家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成套项目,其中国家重点大型项目15个,组织供应设备价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曾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成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最大的进出口和技术设备成套公司,于淑华介绍说:“从1993年到1997年,机床总公司一直位列全国最大的500家外贸企业行列之中,在外贸活动中,形成了‘信息—技术—开发—生产—贸易—服务’一体化的格局。”
“1997年到2004年成为机床总公司发展的又一个阶段。”于书记这样概括。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床总公司所处的行业成为高度竞争的行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不断丧失,主营业务出现下滑趋势。在此情况下,公司着力培育出口基地,并以电站项目为主,努力争取承揽大型成套工程,还在实业化、多元化方面进行了尝试,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培育公司新的竞争力,新的增长点,以求形成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而后机床总公司自1998年起为提高经营人员积极性,采取划小核算单位,先后投资成立了部分控股公司。直到2000年,公司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采取了集团化管理模式,即全部经营业务在下属经营性子、控公司独立运行,公司本部则从事全面管理工作。虽然1999年末由于外部债务的影响,机床总公司经营工作出现问题,但公司自上而下积极清理遗留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债务重组、债权清收以及资本运营,到2001年至2004年间,公司不仅有效遏制了经营业务的巨幅下滑,而且在有效解决巨额债务的同时,积极努力稳住了经营业务的正常进行。
2005年起至今,机床总公司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公司在逐步摆脱债务负担的同时,将工作重点重新定位于经营工作的大力开展。于淑华说:“在明确的发展方向后,公司领导一方面不断开拓经营业务和市场,大力培养核心经营公司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狠抓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经过近4年的努力,使公司的经营业务进入了恢复性增长的阶段,原有的经营业务市场在不断恢复的同时,还在工程机械关键部件进口业务、来图加工出口业务、汽车生产成套设备进口引进等项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机床总公司的业务在不断地拓展,但服务中国机床行业的理念却是未曾改变,无论是旗下的贸易公司还是展览公司,其代理的机床还是承办的行业会议,都使机床总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
2009年,中国机床行业同世界经济一起在寒冬中守望复苏,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机床需求国,中国制造业和机床业聚焦了所有关注的目光。随着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发布和实施,机床工具行业的调整振兴有了明确方向,为机床工具行业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和机遇。中央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将带动的全社会总投资规模达到20万亿元左右。于淑华认为:“这都将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提供新契机,这当中有的投资是直接有利于扩大机床工具行业的,有的是间接为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4#p#分页标题#e#万亿投资中已明确提出将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有去年启动的大飞机项目和今年以来陆续通过并发布和实施的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振兴规划都将直接带动对基础装备即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其次国家大力支持农业、道路交通等基础实施建设,也会间接带动机床工具工业发展。”
于淑华表示:“综合这些情况,机床总公司将会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特别是国家新的进出口政策,依托公司自有的市场和业务资源以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强大的技术、制造、国际市场资源等优势,紧密结合机床工具生产制造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自主创新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在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内高档机床工具产品开发、国外先进成套专用机床设备以及相关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积极寻找和创造机会。此外,公司还将更为充分地利用网络、展会等多种方式尽可能更多地为机床工具企业创造面向市场和客户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得信息、拓宽视野,寻求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