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源于人口红利消失
“机器人与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无需休息。”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表示,现在,工人在薪资与福利上的要求与前几年相比要高出不少,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同时机器人与人相比还具有“无处不在、无中生有、无可比拟”的天生优势,而这些优势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要的。
吴丰礼指出,许多企业在过年期间订单最多,这就要求工人必须加班赶工,但是想叫工人全部到位还是很困难,尤其是在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想要叫人加班更是难上加难。工人无法指望,但是订单还要完成,“机器换人”就是这样被“倒逼”出来的。
另外,国家在机器人战略上也给予了更多政策支持,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力求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通过机器人替代革命逐步完成智能工业化的转型。
过去几年间,中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5,居全球首位;预计在今后2年,中国市场的需求还会再翻一倍。
机器人如此火暴也遭到许多人的质疑。许多人认为,一台机器人可能会取代10个人的工作位置,机器人的发展只会加重群众就业的压力。对此,罗百辉认为,机器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有利于企业的高速发展。同时,机器人的到来也一定会造成一部分人更换新的岗位,但决不是失去岗位。他表示,由于机器人具备效率更高,精度更准等优势,一台机器人就可以在流水线上进行无错生产。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使得企业减少流水作业人员。但同时机器人也需要人去进行操作和保养,这在某种层面上又促使企业招进新的人才。如果企业可以将替换下来的人员进行机器人操作保养方面的相关培训,则可以保证相关人员从新上岗。
由于从体力劳动更换到技术岗位,员工所得薪资更高,工作强度降低,员工大多会欣然接受。罗百辉表示,在机器人使用较为广泛的珠三角地区,这种模式已经普遍存在,并且效果很好。今后,越来越多的年轻工人将改变以往体力劳动者的标签,他们不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工人,他们将在操控室里控制整条生产线,使其正常有序地高速运转。
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大的趋势
即便机器人有诸多优点,但由于价格与核心技术等问题,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业内除了拓斯达首次倡导“让制造企业一年回本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受到行业用户青睐,国外进口机器人价格不菲,并不是所有工厂都买得起,即便买得起,也很难实现将员工全部换成机器人。
富士康3年前曾经提出过百万机器人计划,力求最大程度地用机器人取代人工作业。但从其最近大规模招工来看,与机器人计划初衷显然相悖,其雄心勃勃的百万计划似乎已经“破产”。
事实上,虽然国家一直大力发展自动化,并且给予了相关政策扶持,而国家发改委更提出的我国机器人产值占世界比重要超过15%的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机器人方面人才还较为匮乏,核心技术也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工业自动化会是以后的一种发展趋势,但现在想要全面取代人工还为时尚早。在罗百辉看来,相当多的岗位并不能用机器人代替,即使是在电器装配电子代工领域,也不是所有岗位都可以用机器人代替,还要保留一部分员工。另外,机器人不光是生产,不同环节、不同地方用的机器人是不一样的,适用性也是有待于提高。本土机器人在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也反映出,大规模使用机器人还不到时候。
虽然国内在中游设备制造上面已经可以自行生产,但在上游关键零部件上还需要进口。那智不二越(NACHI)上海贸易公司机器人事业中心副总经理杨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控制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技术水平最高的一个。控制器的自主生产意味着我国机器人企业在核心零部件层面的突破,不过和国际巨头相比,国内企业仍有不足。
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会长、拓野机器人执行总裁凌琳表示,制造机器人过程中精密减速器仍需外购,公司自主生产的零部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意味着,国内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生产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在技术还不全面的现阶段,想要全面替代人工显然不太现实。如果从国外进口机器人又会受到资金方面的限制,毕竟研发、生产、维护成本都会提高不少。
由此可见,虽然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大的趋势,整个制造业都有这个趋势,但现在大规模普及还不现实。首先机器人并不可能完全取代人,许多工业生产阶段还需要人手工操作。其次,机器人从生产到完美的使用之间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生产、安装、磨合、生产线的改造都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现在机器人由于技术原因,大多还停留在汽车、家电、IT电子、手机、导光板领域的点焊、喷漆、组装搬运及自动化生产线方面。当机器人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成本下降的时候,普及率就会上升,到那时机器人可能会进入更多领域并取代人工操作。
产业升级开演机器人总动员
今年6月以来,肇始于2013年的机器人热再度在全国掀起狂潮,先后有多家公司通过联手或收购方式与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谋求合作,拓展自身智能化产业链。对此,罗百辉分析指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在行业需求、景气度和催化剂等多个层面不断超出预期,促进相关公司的机器人产业链布局不断向纵深演进,中国装备智能化步伐也随之同步提速。
随着机器人景气度不断超预期,相关公司在领域的布局明显提速。经过两月有余的停牌,京山轻机收购惠州三协加码自动化业务的具体方案日前刚一出炉便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公开资料显示,惠州三协成立于2001年,去年自动化业务收入约1.10亿元,采用收益法评估,惠州三协100%股权评估值为4.505272亿元,评估增值4.028452亿元,增值率为844.86%,最终收购价格为4.5亿元。京山轻机表示,从标的公司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角度来看,此次收购有利于优化公司产品体系和市场布局,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并非上市公司加紧布局机器人产业的首例。就在几天前的6月24日,亚威股份也发布公告称,与世界顶级机器人制造商德国Kuka公司控股的Reis公司进行机器人业务合资经营和技术许可合作,从而由原有的板材成形机床业务正式进入机器人业务领域,推动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步伐。
据了解,Kuka是全球汽车工业中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龙头。根据合作协议,Reis许可亚威股份获得生产全系列线性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所需要的技术,亚威股份为此支付许可费611.1万欧元,双方同意由亚威股份再许可给合资公司以制造及装配被许可产品;合资公司除制造销售被许可的全系列线性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产品外,还将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制造及销售其他机器人产品,包括开发生产亚威股份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所需各类专用机器人技术产品。
上市公司对机器人产业链的布局从去年起即出现明显提速迹象,模式主要是采用与巨头合作及加码投资两种方式。2013年4月,上海机电增资2000万元入股纳博传动,其背后的控制人是全球精密减速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日本纳博;3个月后,秦川发展也发布公告,拟1.94亿元投资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改项目,同样是致力于减速机的国产化推进。
景气度爆棚 中国机器人产业带来红利
随着人力成本的持续增长,以机器人为主导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受企业欢迎,多家企业早已或正在开展各自的“机器人计划”。
例如,奇瑞专门成立了机器人公司,并于2012年宣布将自己研发的200台机器人投入应用,将在3年内打造初具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富士康也早已开始在生产线上推广机器人,并表示到2014年要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来取代生产线上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工作。
“在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汽车、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巨额的劳动力工成本,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强调,虽然工业机器人未来在许多领域替代人工将是大势所趋,但由于设计和制造难度非常大,关键技术基本被ABB、发那科、安川等国外企业垄断。从结构上看,工业机器人主要由本体、伺服电机、关节减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件组成。目前,除本体外的三大关键部件中,减速器和伺服电机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机器人整机制造企业在关键部件配套方面严重受制于人,基本没有议价能力,以致整机制造成本与进口整机倒挂,在与国外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这是中国相关上市公司通过合作或收购方式加紧打通产业链的重要原因。
随着与巨头之间合作的展开,包括上海机电、锐奇股份、广东拓斯达、东莞拓野等在内的不少公司都加紧了进入机器人生产领域的步伐。而且,随着中国公司自主技术研发的推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有望超出预期,尤其对于部分已经掌握相关零部件核心技术的企业来说,在国家和产业资本的大力支持下,有望为整个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带来红利。
以减速器为例,根据公开报道,国外对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制造技术的垄断正在逐步被打破,包括秦川发展在内的多家企业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已经掌握了工业机器关节减速器的设计制造技术,其各项质量和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预计近年来将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到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为250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的规模更是高达7200亿元,2014-2016年的复合增速超过36%。
由于看好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装备智能化蛋糕,各地近来在扶持机器人产业政策方面也不遗余力。今年4月,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获批,计划实现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该园区到2017年要引进国内外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机构600家,2020年争取达到600亿-800亿元的规模。天津市也提出布局发展工业机器人、警用机器人、安全机器人、矿山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用微创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山东青岛新区更是规划了1000亩土地,欲打造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各地之所以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如此重视,除了希望借此带动经济增长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看重机器人产业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产业转移一直在发生,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劳动成本不断增加,机器人替代人是大势所趋,目前很多制造业产业链都在中国,很难全部转移出去,产业升级的动力将助力机器人市场发展,未来中国有希望出现数家大型本体机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