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在沈阳召开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品牌发展论坛”上获悉,近两三年来,国内大型机床工具企业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纷纷走出国门并购或控股国外技术领先的同行企业,由此探摸出了一条迅速追赶国际先进技术的有效捷径,为创建中国著名品牌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总干事长耿良志介绍,今年6月9日,杭州机床集团公司与德国ABA zB磨床有限公司在宁波签订了合同,收购了后者60%的股权,收购后,双方以6∶4的比例出资对后者增资扩股一倍;2005年,先后有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公司并购德国凯狮(KELCH)公司等案例。
在数控机床领域国内领先的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机床”)2004年11月收购了德国希思公司。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床”)在这方面更是“四处开花”、“见啥买啥”:2002年全资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生产制造系统公司,该公司在专用机床和柔性控制制造系统技术方面世界领先;2003年全资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曲轴加工系统公司,该公司擅长于曲轴成套加工设备;2004年控股性收购了德国滋默曼公司70%的股权,该公司在大型龙门五面加工中心技术领域称雄世界。
追赶先进技术的捷径
原本是为了买技术,为什么连企业整个都要买下来?沈阳机床总经理关锡友解释说,这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效途径。以往的引进技术,都是单纯地引进有形的设备,买回来以后比葫芦画瓢,但画来画去,始终不得要领,核心技术总是搞不到手,结果是不行再买、再买再亏。
大连机床总设计师黄付中说,数控机床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水平,并且关系到国家安全。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要赶超这方面的世界先进水平,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决定,瞄准生产同类产品的国际机床高端知名企业,进行并购和合资合作,消化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带动和促进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既然以往的引进技术总是失败,国际并购又怎能使国内企业迅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对于这个问题,黄付中给了记者深入的解说:
我们的国外并购和合资合作,都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仅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利用并购和合资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为国内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行业提供重大成套项目和先进的技术及装备。
“通俗的说,买断以后,他们公司什么都是我们的了。电脑里的东西,我们可以随便调出;他们的技术人员就是我们的雇员,有责任手把手教会国内派去的人员。”大连机床2002年全资并购美国英格索尔后,获得了96项专有技术、9项专利技术,技术力量商誉、商标等等。
杭州机床总经理孙益民说,合资双方的产品一样,这使我们可以共享客户关系和专有技术,产品与技术对接,能使我们提升研发力量,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但我们不会丧失自主创新权,也不会抛弃自己的品牌。
花钱不多 潜藏风险
理论上的好处,落到实处究竟如何?大连机床和沈阳机床并购的企业会不会是破烂?两位老总都予以否认。
目前,大连机床购买的三个公司,2005年全部赢利,预计2006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近9000万美元。2005年底,英格索尔生产制造系统公司在与美国、德国等多家著名制造商的竞标中获胜,承接到3000多万美元一笔国外机床订单,这也证明了该公司较高的运行质量及制造实力。
据介绍,大连机床2002年全资并购美国英格索尔,只花了不到400万美元;沈阳机床收购德国希思公司,价格是200多万欧元。
成果显现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掌握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大连机床自行开发了高速加工中心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为上海通用汽车提供缸体柔性制造系统项目竞争中,一举战胜多家国外企业,使国产高速加工中心第一次进入世界一流汽车制造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