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市场动态

机械零部件企业夹缝中求生存

2006-08-021
 近年来,主机企业降价风频刮,尤其进入2006年以来,降价更成为整车制造商频频祭出的促销武器。越来越深的降价漩涡,不仅将整车制造商深深卷入,而且迅速殃及池鱼,在整车制造商的强势影响下,轴承、齿轮、液压件、标准件等上游零配件制造商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被动降价的阵痛。
  尽管零部件厂商普遍反映与主机厂处在不平等地位,缺乏有效的对话机制,但面对主机厂压价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压力,虽然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但是大多数零部件厂家仍委曲求全,敢怒不敢言,更不敢不供货,担心丧失配套资格和今后的市场。
  零部件企业夹缝中求生存
  "应该说目前所有零部件厂家的日子都很难过。"某汽车轴承企业一位陆姓总经理告诉笔者,前几年零部件的利润还是非常丰厚的。现在,整车厂压价太厉害,他不得不逼着自己的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技术。"反正外国人能扛得住的,我们也必须扛住。也许经过这轮价格战,会淘汰一批差的零部件厂,自然,也会锻炼出一批能顶得住的厂子。"
  在动辄几万元的降价幅度下,整车厂由于控制着市场通路及产品品牌、技术标准,在市场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因此,车价一降,零部件厂家自然要主动跟进,否则,等到整车厂提出换配套厂,再行动就来不及了。
  以往,整车企业在采购零部件时就要求零部件价格每年下降几个百分点。但是去年整车价格的不断降价,使得整车企业将大部分压力几乎都转嫁到零部件供应商方面。如某品牌的活塞,去年5月份报价是110元,而如今只要90元,下降了近20%。
  "船迟又遇打头风"。在零部件企业不得以不断调低产品价格的同时,近期原材料价格,如钢材、油、煤等不断上涨,以钢材为例,目前国内热轧板材的市场价格已达到3800元(458美元/吨含税),中板价格也达到4100元(494美元/吨)。除此之外,铝和其他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影响着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运输成本也在上升。电力紧张的情况也可能进一步引起电价的上涨。而同时,其他成本下降的空间有限。用于保证质量体系运行的各种成本费用下降的空间微乎其微,而又不能以牺牲产品的质量为代价,那对于零部件厂家来说是得不偿失。因此,企业受到两方面的压力,主机厂的压价和原材料涨价犹如"汉堡包"一样,我们称之为"汉堡包效应"。
  零部件企业陷入一个怪圈
  中国零部件企业大多依赖于整机、整车生产厂,自己处于被动、服务的地位。而在国外,零部件厂有自主开发能力,主机厂开发新品时反而要依赖零配件商,这是国内外零配件企业的主要差距所在。据笔者了解,像国内知名零部件商和整车制造商合作,一般都会签订一个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框架协议,双方每年签一次合同,根据零配件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零配件商每年都有三五个点的降价幅度,降幅的点数是双方事先约定好的。但是,主机厂作为甲方,每年签订合同时往往都会要求重新议定供货价格,甚至会强制性要求零配件商进行较大幅度降价。目前与主机厂的合作中,主机厂常常不依照合同规定,频繁提出降低采购价格的要求,这已经是零配件行业的普遍现象。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企业为降成本,已经在原材料和工艺上做文章,导致零部件产品质量下降。
  •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头条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