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将给装备制造技术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高技术化、信息化与绿色制造、集成创新将是发展趋势。重庆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中心必须顺势而为,明确方向。
据悉,经过市委、市政府召集市内外专家多轮调查研究,日前出台的《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446”发展目标———
建设四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发展四个优势装备制造行业,培育六类重点产品,形成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合力
四大基地是:内燃机、环保成套设备、仪器仪表、军事装备。深入剖析就可以发现,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多年的产业基础将形成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合力。
目前,国际市场对内燃机的需求旺盛,节能和环保是永恒的主题。我国目前为车用配套的柴油机可以满足欧Ⅱ标准,但满足欧Ⅲ、欧Ⅳ标准的内燃机,国内尚无开发能力。我市必须抢先加大合作力度,开发内燃机现代设计技术、车用柴油机电控技术、多气门顶置凸轮配气系统技术、机外净化措施研究、车用发动机增压和增压中冷技术等,提高内燃机的整机性能和达到高标准排放。
到2007年,我市内燃机产量将达到1300万台(其中车用100万台,通机4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800万台),总功率达到9200万千瓦,将成为国内的内燃机研发生产基地之一,在中国汽车产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心脏”地位。
我市地处三峡库区,巨大的环保市场需求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5年内,国家用于水污染防治工程总投资将达到约400亿元。环保产业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立足现有基础,提升整体水平。水处理系统集成成套设备、大气污染治理成套设备、城市垃圾处理设备、收运系统、成套设备自动化控制和检测仪表将是发展的重点。
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重庆仪器仪表行业将重点发展分散型控制系统、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智能执行器、高精度流量仪表、高精度智能化民用水、电、气三表、微机化、智能化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仪器仪表相关传感器、元器件及材料和船舶导航仪表等。
重庆是我国常规兵器、弹药和海军舰艇配套装备制造基地,将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承接国防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的计划,研制和生产满足现代战争需要的单兵武器和集团装备,为国家安全提供先进实用的军事装备。同时按“平战结合,军民分线,寓军于民,以民养军”的方针,将军工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不断向民品生产移植,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更多的民用产品。
在建设四大基地的同时,我市将发展四个优势装备制造行业———输变电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船舶及配套产品;培育六类重点产品———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模具,医疗成套设备,优质材料。
这些行业和产品,在我市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只要紧紧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顺应市场潮流,充分依靠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寻求与跨国集团的合作合资,就会获得跨越式发展。
六管齐下措施保障,形成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合力
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措施保障。针对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差距和现状,政府部门与专家和企业家们,共同提出实现“446”规划的措施保障,目的就在于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合力———
首先,加大改革与开放力度,推进体制与制度创新,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优化所有制结构,鼓励民营资本大举进入装备制造业。
其次,加强发展战略研究,搞好重大项目的策划、建设和资本的市场化运作,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做好三个“三结合”,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总承包商、整机厂家、协作配套企业相结合;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相结合,形成整体合力。
第三,增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共性的高水平技术支持平台,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第四,强化系统集成能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系统集成制造商,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进一步优化集成系统,使其成为掌握核心成套技术的系统成套供应商。
第五,依托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北部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进行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在北部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集中布局一批模具、仪器仪表基地、汽车和摩托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有特色和优势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
第六,培养一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师和技工等实用型人才。
用合力提升竞争力,将“重庆造”跻身全球化。重庆装备制造业,前景未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