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参加CIMES & CMTF 2006让中国机床行业的大小企业有了更多努力创新的理由,这些灵活、致力于深耕机床领域的公司近日发现,尽管机床市场需求量表现乐观,但另一方面,意欲分羹中国机床市场的同侪并不在少数。
可以理解的是,吸引如此众多的国内外竞技者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机床市场的骄人表现及诱人前景。2006年中国将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经济增长速度也将保持在9%左右,因此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会有较为合理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而从历年来机床工具行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与固定投资力度的密切相关程度来看,其发展速度一般都是略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而更可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再添薪柴的是, 2005年9月28号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明确了重点突破的方向,其中关于机床的论述“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密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备受业界关注。
在此情况下,业界权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甚至认为,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将能够维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
如此利好的宏观环境,加上“中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国”的基础,中国机床行业的长袖善舞者与日俱强。除了新近进入的国际巨头,甚至那些原来已经登陆的外资力量,也因为心思变化而对中国市场进行重新定位。这些顶级的国际机床公司,毫无疑问希望在中国复制他们国际化的成功故事。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机床行业的总体特点却不能免目前“中国制造缺乏核心竞争力”之俗。
专家认为,我国整个机床工业有22万人之多,却严重缺乏有理论、有经验的各种人才。至于在系统性的科研工作上,虽利用国外先进的数控系统、功能部件配套开发出一些高档数控机床,但对数控机床很多关键技术,并未登堂入室。在许多共性问题和特性问题上严重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实验与分析。另外目前国内生产的一些数控机床,在质量、可靠性、稳定性、耐用性上,与国外先进产品尚存在明显的差距。即使是国内能造的中档普及型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也很低,汽车、航空、军工所需高性能装备,几乎全部进口。
由此,市场前景的明朗并不能保证企业个体利润数字的翻新,中国机床企业的自强仍需创新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