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2006年钢铁形势分析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主任董志洪指出,我国钢铁工业目前处于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市场形势有些冷。不过,钢铁产业总体上呈现波浪式发展,无论处在波峰还是波谷都是暂时的。高端产品少、产能落后和缺乏核心技术仍是我们的软肋。
董志洪认为,截至目前,我国粗钢的市场需求已经突破3亿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但是,我国的钢材市场发育还不甚完善。今年一季度,钢材价格上升主要是因为出口量增大,国内资源量供给不足;第二季度,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钢材出口量减少,加之部分产能的逐渐释放,资源量大于市场需求,导致钢材价格下跌。总体来讲,钢铁市场价格的走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市场供求关系仍是主导因素。
对于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董志洪分析,一是新增产能扩张和淘汰落后产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要进一步加快落后产能的市场退出速度,需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予以引导和扶持。
二是我国钢铁产业的高端产品与国外存在差距。我国进口的钢材产品中,大路货居多,而高端产品较少。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进口的2000万吨钢材中,有80%为板材,而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如冷轧板仍然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大量进口钢材产品的同时,并没有同步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我国目前还只是钢铁大国而非钢铁强国。
三是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改造进程缓慢。对于技术硬件,企业可以通过进口获得,但是软件却无法进口,国外的专利技术也不会卖给我们,因此,国内企业缺乏的仍是核心技术;同时,国外的技术积累大多为5年,而我国的技术积累还远远不够,国内企业因而迫切需要加快技术改革和创新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