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模具设备

2007年世界机床产值和消费额调查

2007-08-14200
2006年整体看来所有的机床生产国都获得了收益,其中有一些国家达到了两位数的收益。截至到2006年底的粗略统计,中国的产量始终处于剧烈增长态势。世界的总产值增长超过了10%,达到600亿美元。亚洲国家产值增长的步伐要比美洲和欧洲国家快很多。按照消费量来看,中国到目前为止仍保持第一的位置,需求总量超过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国家的消费总和。美国的消费额增加了5%,相比较其他消费国,美国仍然保持着第三的位置。但从产量来看,由于韩国的不俗表现,使得美国的名次滑落到第七位。 

   一、亚洲国家机床产量持续上升 

   中国贸易协会粗略统计,中国在2006年的产量估计可以达到70亿美元,盈利达37%。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尽管不是很明显,但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韩国、中国台湾以及日本的产值增长分别为18%、10%和8%(按各自国家货币计算)。 

   整体来看,2006年亚洲国家的增长率为12.4%,这个数字超过了全球工业10.3%的增长率。更为显著的标志是这些国家带来的猛烈振荡:从 2004~2005年,他们共同使机床工业增长了26.9%,截至到2006年收益达31.3%。世界最大的机床制造商仍然是日本,它到2006年底的产量达到135亿美元。但是其领先德国的数字有一些缩水,而德国在2006年的产量仍然在增加。 

   德国自从1991年重新统一之后,就一直是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制造商,在1999和2002年它还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商。德国支配着CECIMO组织(CECIMO是欧洲机床贸易协会联盟,位于Brussels)。CECIMO在2006年产量增长接近9%,大约占世界机床产量的42%。 

   CECIMO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员——意大利的产量增长了11%,仍然是世界第四大制造商(2009年的EMO展会将在意大利举行)。韩国18%的增长率使其跃升到排名第五的位置。韩国制造商以前一直受制于美国、中国台湾,但现在它已经远远的将这些国家甩在了后面。 

   美国机床产量在2006年增长了5%。由AMT(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提供的美国统计数字显示,将机床分为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两类,两者的产量分别为28.6亿美元和7.6亿美元。
  二、贸易进出口随着产量变化 

   对中国、美国等29个国家所作的调查显示,他们在2006年出口额增长达到337.3亿美元,增长率为12.6%,该数字超过了这些国家产量的增长。

   因此在这个机会下,世界范围内的工业更多的开始以贸易为导向。美国在机床的进口上投入达到了18亿美元,相对于2005年增长了26%。而在2006年,又紧跟着增长了20%。2006年,其他生产国中出口额百分比显著增加的分别是韩国、中国和加拿大。瑞士的出口比率是89%,中国台湾79%,德国73%。通常被看作是强大的机床供应国的日本,出口比率为51%。 

   但有时出口比率的调查数字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误导人们。像做为贸易中心的比利时这样的国家,通过其港口运输到其他国家市场的机床,所占的百分比远远超过了国内自身的产量。类似的情况在进口中也有所体现,像澳大利亚和比利时这样占主要地位的贸易国家,进口比率超过了100%。 

   在其他进口国中,中国再一次走在世界前列,其进口额大约在71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美国、韩国和德国。作为比较重要的进口国之一,墨西哥在沉寂几年之后再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墨西哥自身实际上没有生产能力,所以也很难得到稳定的统计数字。 

   三、消费额中国再次领先 

   根据机床消费额调查显示,中国到目前为止仍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中国的消费额接近130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消费额增长了 20%。中国机床消费的价值比所有生产国总产量的21%还要多。简单地说,全世界每生产五台机床,就有一台是出现在中国的。 

   日本作为第二大消费国,它的消费额为74亿美元,这个数据的增长表现得有些缓慢。第三大消费国是美国,它的消费额为62.6亿元,增长了5%。排在第四位的是德国,它的消费额在2005年下降了6%,但预计它在2007年的订单会有所反弹。 

   在消费调查中一个有趣的变化是消费额与人口数量有很大的关系。调查中,瑞士位于第一,对于新机床,人均消费超过116美元,中国台湾111美元,韩国的人均消费也很高,位于第三。

  •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头条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