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技术文献

生物质塑料产业亟待政策支持

2006-11-281
曾有一些企业从事生物能源和生物质塑料的生产,但由于生物质塑料的生产得不到政府资助,也没有国家政策的实质支持,致使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企业逐渐消失或转产。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石油危机日益加剧,许多国家都制订和实施了相应的开发生物能源计划。而从1993年开始,我国石油能源供应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蔡继明教授建议,建立国家级生物质塑料生产基地,以解决石油能源供应短缺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石油消耗已居世界第二位,而石油储存量仅占世界储存量的2%(30亿-40亿吨)。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36%,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5%。这种高依存度将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我国年消耗化工基塑料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包装用塑料达500万吨,仅一次性快餐盒(碗)消费量就达200亿只以上。这些塑料制品的应用,一方面给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巨大的效益和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被废弃的塑料制品需要两三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又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因此有专家提出,开发生物质塑料,既是节省石油的战略性措施,又是根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国家应将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塑料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

  据蔡继明委员介绍,生物质塑料是利用玉米粉、土豆粉、木薯粉等生物淀粉类农业产品与聚乙稀、聚丙稀、聚苯乙稀、偶连剂、添加剂等化工基产品混合,通过电子、化工、生物工程和机械加工等多学科交叉工艺生产的生物质塑料合成树脂。这种生物质塑料既具有化工塑料树脂的全部功能,又可制造成薄膜类、发泡填充类和硬片类等上百种生物质塑料环保制品,而且可通过环境微生物作用很快降解。

  另外,由于淀粉成本低,且资源十分丰富,合成的生物树脂占淀粉含量30%-70%,生产出来的生物树脂,理应比化工基塑料价格低。早些时候,由于我国技术不够成熟、进口设备昂贵、产量不高、市场不规范、企业投资相对较少而造成生产出来的生物树脂价格偏高。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扬,带动化工基塑料价格升高,如果一家企业生产淀粉树脂达到年产两万吨以上的能力,其价格会比普通塑料低15%以上。

  目前我国研发和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国家的政策支持,其产品类别在海关都没有专列的编号,对于这些在多个国家都认可的环保产品,我国政府却未给予关注。我国生产的生物质树脂向国外出口已有多年历史,一般是套用普通塑料编号使用,没有与国际接轨。但是,生物质树脂与普通塑料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以石油副产品为主的树脂,另一个是以农业产品为主的树脂,理应有不同的对待政策。另一方面,我国降解塑料市场没有标准和规范,民间投入资金较多,规模较小。

  2000年美国能源部、农业部联合呈报美国总统《开发和推进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能源》提案,得到总统签署实施。我国闵恩泽院士、石元春院士等一大批教授和专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出台我国开发和实施生物能源的计划。曾有一些企业从事生物能源和生物质塑料的生产,但由于生物质塑料的生产得不到政府资助,也没有国家政策的实质支持,致使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企业逐渐消失或转产。目前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规模的企业已经不多,全国仅有广东三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在生产经营,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处在相近的起跑线上。如果国家再不出台扶持该产业发展的政策,该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并迅速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蔡继明委员表示,生产生物质塑料树脂,既可以解决农产品深加工问题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从而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环保问题中上百年不降解的“白色污染”问题,可谓一举三得。因此,他建议国家启动能够大幅度节省石油资源、提供农民收入、减少白色污染的生物质塑料树脂研发工程,建立国家级生物质塑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在贷款、税收、出口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生物质塑料生产企业的发展,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头条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