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械工业技工队伍现状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机械工业的发展。尽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振兴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个结论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组成联合调查组不久前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对机械工业技工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后得出的。
高级技工所占比例小且年龄结构老化
据对87家机械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统计,共有职工335565人,其中生产工人230579人,管理人员44596人,技术人员37432人,其他人员17968人。335565名生产工人中,高级技师和技师5211人、高级工31222人、中级工73272人、初级工79199人、无等级工41675人,分别占工人总数的2.26%、13.54%、31.77%、34.34%和18.09%。
87家企业中,中级工、初级工、无等级工所占比例达84.2%。这与工业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
从调查情况看,高技能人才奇缺,后继无人严重。以调查的企业数据为例,高级技师仅占工人总数的0.26%,技师占2%。而且近70%的中级工、初级工(不含无等级工),只有中等以下文化程度,这种素质状况远不能适应高、新、精设备对操作工的需要。浙江某企业为招聘数控机床操作工开出了月薪6000元的高价。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国数控机床的操作工有60万人的缺口,原因就在于此。据《沈阳市劳动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提供的数据,沈阳高级车工需求倍率是..7,也就是说有一个高级车工求职,就有6.7个岗位要人。高技能人才匮乏而且后继无人现象已严重影响到企业发展。在调查的企业中,中、高级技师50岁以上的占42.64%,技师50岁以上的占34.71%,而30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仅占5.18%,技师(30岁以下的)仅占7.46%。
传统的人才观念制约了技能人才的成长
---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甚少,往往只重学历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更不注重在职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国职工教育经费只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但实际上据对上海、北京机械行业调查仅占人工成本的0.7%。机械行业近几年在改革中,许多单位把技工学校撤了,教育部门没有了。有的企业表示,职业教育是社会职能,企业不办学校了。国家劳动部门又没有培训机械工业职工的专门机构,谁来承担机械工业职工技能培训的任务呢?
---传统的人才观和用人结构,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传统观念,使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上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更有甚者的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一度把当工人学技能视为没出息。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导致许多青年人不愿意当工人,更不愿意学技能。
---技能人才的待遇偏低。有些单位把技术工人的劳动等同于简单劳动或低级劳动,即使成了高级技工,在工资、福利、住房等待遇上,也常常不如一般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年收入仅为7000元至1万元。在北京,初级工年收入1.1万元,而技师也只有1.5万~1.8万元,使技术工人职位的吸引力越来越校尽快将技工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为进一步加快我国机械工业技工队伍建设,加快培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两部门调查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具体工作措施。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大力营造"能工巧匠与科技精英一样光荣、同等重要"的社会氛围,为高级技术工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依据。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要通过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在各行业和职业领域不断发现和选拔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才。劳动部门、工会、行业协会等组织要大力开展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组织生产一线的职工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等活动。大力推广一些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做法,培育技能领头人并发挥其作用。
---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办好中专和技工学校。尽快解决当前紧缺的高级机械(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维修、高精度模具制造、特种焊接人员以及汽车大型覆盖件冲压模具、发动机缸体铸造模具研制等高技能人员,同时也为造就强大的高级技工队伍做好组织保证。
---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大力推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立津贴制度,提高技